4月18日,在嘉兴市嘉善县陶庄镇汾湖村的通苏嘉甬高铁施工现场,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施工团队正紧锣密鼓拆除沿线电杆及线路,为高铁建设“让道”。这支由浙江省劳模李飞伟带领的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工厂化预制装配技术”,将电力迁改效率提升了70%,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通苏嘉甬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约310公里,途经南通、苏州、嘉兴、宁波四市,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作为贯通长三角核心区的南北向交通主动脉,该高铁将填补区域路网空白,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自项目启动以来,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提前介入,与地方政府、施工方建立协同机制,动态跟踪工程进度。针对高铁沿线电力设施迁改需求,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嘉善片区22条线路、约20公里电力设施进行改造,涉及配网迁改101处,新敷设电缆超18公里。“迁改范围广、环境复杂,我们量身定制方案,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李飞伟手持对讲机,统筹指挥电杆拆除、吊车作业与地面安全管控。这位扎根电力一线27年的“老将”,凭借75项专利技术,成为迁改工程的“智囊担当”。
2017年,李飞伟针对配网施工痛点,创新研发“工厂化预制装配技术”:将电缆接头、金具等组件在车间预制为成套模块,运输至现场直接组装。此举将现场作业流程从10道缩减至3道,工期缩短70%,施工误差率下降75%,组件故障率从86%降至13%。该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份推广,并斩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等荣誉。
“过去现场切割、压接容易出错,现在‘拼积木’就能完成。”现场工作负责人李善忠介绍,此次迁改中,团队提前预制组件,大幅降低对高铁施工的影响。截至4月18日,76处配网迁改已顺利完成。
为保障迁改工程高效推进,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多管齐下: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实时对现场开展巡视,监控设备状态,及时开展隐患消缺;倒排工期细化节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调配多人次投入关键环节;建立协调机制,以召开工程推进会的形式,解决交叉施工难题。“从清明到‘五一’,团队全员将驻守一线,确保迁改与高铁建设同频共振。”李善忠介绍,剩余迁改将采用“分段攻坚”模式,计划5月底前全面完工。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支撑,通苏嘉甬高铁建成后,嘉兴至苏州、宁波的通行时间将压缩至30分钟。国网嘉兴供电公司以“先行官”姿态,保障“轨道上的长三角”疾驰向前。
“电力迁改不是简单‘搬家’,而是服务大局的主动作为。”该公司负责人强调,未来将持续深化政企协作,以技术创新赋能重大工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