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见证变迁,时间给出答案。
承压奋进的衢州市常山县交出了一份2024年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前三季度增长6.5%,第二、第三季度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至11月10项月度主要经济指标中,常山有5项指标排名全市前三,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排名全市第一;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排名全市第二;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制造业投资排名全市第三。云创常山产业园盛大开园并入围省级小微企业园、万华产业园建成投用、鑫谷产业园开工建设、球川轴承小微企业园获评三星级小微产业园……
常山县作为一个山区县,立足本地特色,放眼发展大局,努力将“起势”变为“成势”,最终转化为“胜势”,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县特色的跨越发展之路。
五链融合新打法“抢”出发展力
产业竞争从来都是区域竞争的主赛道。竞争方式在变,谋发展的打法也要与时俱进。
过去一年,一批好项目先后落地,一批新项目一投再投,其背后是一套实用、管用的常山打法,那就是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聚焦核心产业,向外拓展、向内夯基,做强主干、带动枝叶,推动产业体系枝繁叶茂。
早在2023年10月,常山县就成立常山县凤栖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凤栖基金”),常山县城投集团等5家县级国有投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组建常山县招商基金法人主体。创新推出“产业+基金”模式,及时补齐常山产业发展的资金链短板,实现县域从“政策招商”向“资本招商”的转变,持续放大招商基金的托底效应。
2024年开局,常山县就将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头号工程来抓,通过推出“一把手抓招商行动”方案,在3月启动了常山县首个招商引资攻坚月活动。
付出努力,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2024年2月27日,凤栖基金以1亿元的投资促成了浙江珏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新项目在常山落户,“一片芯”产业再次得到补链、强链。
2024年3月29日,常山县与深圳市泓亚智慧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10亿元的合作项目,通过“绿色通道”协调解决企业生产所需的2万余平方米厂房问题。
“一张纸”产业的龙头企业——位于常山县辉埠镇的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确定了追投计划,完成企业在常山的新一轮延链、补链。“从‘哲丰’到‘鹤丰’,再到‘柯瑞’和即将开工建设的‘瑞芯’,都传递出经营主体对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对常山不断完善的服务链的高度认可。”辉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斌表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推动“五链”深度融合的关键。常山根据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迭代升级“人才新政”,从而推动“五链”不断融合,形成了“滚雪球”效应。
三先三后新举措“改”出创新力
一个地区的创新力大小决定发展的速度,更决定发展的成色。其中,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需要协同配合。
近日,省经信厅公布了2024年度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榜单,浙江云泰纺织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我们和浙江理工大学展开合作,他们的数字化打样配色专利协助我们顺利实现了‘机器换人’,工作效率提升40%,每年节约成本近2000万元。”公司负责人姜云水深有感触地说,企业创新力的提升离不开常山县“先用后转”机制的加持。
“先用后转”机制是依托科技成果转移支付险、专利购买补助等保障措施,给予企业一定的科创成果免费试用期的创新机制。这是常山县于2024年创新推出的“三先三后”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其中还包括常山县在企业发展初期投资、全程赋能、以股权转化方式支持的“先投后股”机制,以及打造联合创新平台,支持领军型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优势企业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企业+高校+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共性技术攻关体系的“先联后创”机制等。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实效来说话。常山县这一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因研发投入高、风险大等而出现政府基金“不能投”、社会资本“不愿投”的困境。“三先三后”机制让科技成果“转得出、接得住、成长好”,成为山区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鲜活案例。
2024年7月,常山县向全国发布“先投后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试点“征集令”,吸引了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司报名参与。衢州巴菲尔化学有限公司此前股权100%属于广州顺始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对接沟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公司注册地由广东深圳转移到常山,现已完成第一轮融资4299万元。常山弘远电子有限公司也决定在常山扩大战略版图,结合在建的常山县鑫谷产业园项目,于2024年8月注册成立了浙江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扩大产能,助力常山“一片芯”产业发展。
好政策赋能产业快发展。目前,常山县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至28家。通过3000万元科技资金,撬动24个优质科创人才项目落地,转化科技成果85项,惠及企业45家,增加创新产值超5亿元。
“边改边试边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涵盖‘项目准入、投保贷联动、容错免责’在内的服务产业发展全周期政策体系。”常山县科技局副局长胡斌介绍,“三先三后”改革使常山创新企业矩阵不断壮大,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经济效益实现显著提升。
五破五提
新作风“拼”出推动力
好作风展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是推动发展的源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生产力。
2024年4月,常山县推出了以破谋划不深提专业水平、破推进不快提运转效率、破保障不强提服务质量、破协同不够提攻坚合力、破动力不足提奖惩力度为主要内容的“五破五提”攻坚行动,根据每个月完成指标情况,对优胜单位给予“流动红旗”激励,对未完成指标的则给予“灰旗”警示。
常山县住建局是“五破五提”攻坚行动开始后首个获得“流动红旗”的单位。该局针对上半年雨天较多的实际,通过倒排工期,利用点滴可施工时间,增加施工人员,以保证项目推进速度。在上下协同配合下,常山县住建局的所有考核指数均达到预期。
作为推动项目加速跑的重要力量之一,常山县城投集团挑起县域大量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方位保障了龙潭水库项目顺利开工入库、北门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长圩大桥右幅转换顺利通车、文化旅游博览中心建设,预计全年固投出数占全县固投出数20%以上,切实扛起了国企担当、展现了国企速度。
到目前为止,共通报了4批“流动红旗”单位名单,一批批迎难而上,紧起来、跑起来、快起来的单位受到了表彰,带动并形成全县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拼命干、改革创新高效干的生动局面。
2024年6月11日,常山县通报了第二批“流动红旗”名单,常山县经济开发区成功摘掉了上一轮通报中的“灰旗”。一面“灰旗”给开发区全体干部敲响了警钟。分析原因,理清思路,奋起直追。浙江艾佳食品有限公司2万吨果蔬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因图纸设计问题,迟迟未能开工。开发区联合发改、住建等多部门参与图纸设计、调整,成熟一点推进一点,终于推动该项目在5月初动工。仅5月份,开发区项目投资出数就达到了1.6亿元,比4月份多了一倍。
“全员抓项目、全域抓项目、全速抓项目,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才能攻坚克难,干出成效。”常山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五破五提”行动已取得明显成效,新的一年要继续做好深化文章,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推动力。
使命感激励人心,责任感鼓舞斗志,紧迫感催人奋进。对标对表“经济大省挑大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常山县将立足山区县实际,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大力实施“常·争”计划,一体推进“9+2”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发展争先创优,加快打造更具共富成色的“浙西第一门户”,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常山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