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虹智慧显示工厂,“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经过一道道智能化工序后,一台台电视有序下线,随即便被运往成品仓库,整个交付周期仅需要11天。在这个年产能可达600万台的工厂内,每天都上演着一曲从原材料到成品的高效流动与精准配送的工业“交响曲”。
长虹智慧显示工厂
在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无论是在产线上,还是在仓库内,机械臂、码垛机器人、AGV转运小车等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力传感反馈等技术,长虹自主研发了投料、加工、组装、码垛等关键工序的全自动化装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人效提升65%。
然而,对于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来说,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些设备联接起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库,怎样才能做到高效流动与精准配送?答案也许就藏在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每一个环节里,背后如同有一个“智慧大脑”,把控着采购、生产、存储、运输等全流程。
在生产车间的一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长虹智慧显示工厂订单的总体情况, 已经完成生产数量、待生产数量、订单结构等数据一目了然。在旁边的另一块屏幕上,则显示着跟采购相关的数据,不仅可以看到扬声器、摄像头、金属面框等物资品类的采购规模,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供应商相关的资源情况。
托盘式自动化立体仓库
“我们以订单驱动生产,并行计划协同,将销、研、产、供、服全链路打通。”长虹智慧显示(中国)公司工程技术所副所长张万禹介绍道,长虹智慧显示工厂秉持“大物流、小生产”理念,以制造执行MES系统为枢纽,通过工业互联网对接生产指令,与穿梭机器人、堆垛机无缝协作,实现从生产指令到物料调度的全流程智能协同。
作为行业首批“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生产线,长虹智慧显示工厂可同时生产6种产品。其背后是一个12层高、拥有1.3万个货位的料箱式自动化小件原材料立体库在高效运转。张万禹介绍道,该立体库可满足超10000种不同物料的存储,以小件立体库为中心,在信息化系统的调度下,向模组工序和整机工序进行物料分拨和点对点的精准配送,从而实现柔性快速换产。
智能仓储-料箱式自动化小件原材料立体库
如今,长虹独创的多阶段混联离散型生产模式,运用生产信息化系统、智能设备集成、虚拟仿真等技术,已经构建起了“仓储物流一产线物流—成品物流”的中心化管理和调度,可以实现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高效流动与精准配送,多批次、小批量订单的制造能力也大幅提升,库存周转率提升145%。
2025年1月,长虹智慧工厂入选为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在这里,32吋到100吋的液晶电视生产智能高效,库存周转率大幅提升,订单交付精准快速,无不体现着长虹从制造跨越到“智”造的生动实践。张万禹表示,未来,长虹智慧显示(中国)公司将持续通过技术革新,突破产能瓶颈,优化生产流程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长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