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硝烟弥漫的汽车市场,浙江车企以独特的节奏走出了一条亮眼的上升曲线。吉利汽车通过战略整合掀起“体系化风暴”,零跑汽车则凭借技术自研实现“新势力逆袭”,两家企业的半年成绩单不仅勾勒出浙江汽车产业的强劲动能,更藏着中国车企在全球竞争中的破局智慧。
吉利汽车:
整合出的“百万级加速度”
上半年,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堪称“现象级”的答卷——累计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6月单月销量23.6万辆,同比增长42%,连续10个月站在20万辆台阶上。这份成绩让吉利果断将全年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成为年内首个“敢提目标”的车企,而上半年47%的达成率,已为这个野心写下扎实注脚。
销量飙升的背后,是一场“手术刀式”的战略整合。2024年《台州宣言》吹响“一个吉利”集结号后,极氪与领克的“强强联手”率先破局:极氪收购领克51%股权,形成“极氪冲高端、领克拓市场”的清晰分工。2025年7月15日,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协议更是让这场整合进入高潮——极氪从纽交所退市成为全资子公司,乘用车板块由此重构为“两横架构”:吉利汽车集团掌舵10万—20万元主流市场,极氪科技集团主攻30万元以上豪华阵地,像拧麻花一样把分散的力量聚成了“钢绳”。
技术共享则让这场整合释放出乘数效应。极氪的SEA浩瀚架构不再是“独宠”,变成吉利全系的“技术富矿”:基于该架构打造的银河L7,研发周期砍短30%,成本降低15%,上市首月就狂销2万辆。3月推出的“千里浩瀚”智能驾驶方案更像一把“万能钥匙”,极氪9X搭载后直接拥有1400TOPS算力的L3级能力,让高端车型的智能化不再“孤军奋战”。
这种协同在产品端结出了满枝硕果:银河品牌上半年狂卖54.8万辆,同比暴涨232%,“百万银河”目标已完成过半;极氪品牌9.07万辆的销量,让其成为全球豪华纯电品牌中最快达成50万台交付的“纪录粉碎机”;就连燃油车阵营的中国星系列,也以61.6万辆的半年成绩令竞争品牌望尘莫及。
零跑汽车:
从“第二阵营”到“榜首常客”
的逆袭哲学
如果说吉利的故事是“大象善舞”,零跑的半年表现则堪称“泥鳅化龙”。上半年,这家曾徘徊在新势力第二阵营的企业,以22.17万辆的累计销量、155.8%的同比增幅,首次登顶新势力半年销量榜,更创下连续4个月霸榜的纪录,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逆袭战”。
这场逆袭的密码,藏在创始人朱江明的“清醒认知”里。这位电子工程师出身的掌舵人始终坚信“不打价格战,但要造价值锚”——当一些车企陷入“降价换量”的泥潭时,零跑坚持“定价即实价”,把精力砸在65%自研率的核心技术上。CTC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让续航实打实提升,“四域合一”电子电气架构让智能体验不打折扣,这种“技术硬通货”思路,让零跑在15万—25万元市场筑起了护城河。
产品矩阵的多点爆发成为销量引擎:2026款C16上市即成爆款,60%的首批大定用户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93%选择顶配版,超30%青睐五座版,其中一键纯平成床功能成为家庭用户的“加分项”;2026款C10更显强势,连续4周蝉联新势力中型SUV销冠,6月大定突破15000台,占全系销量35%;B106月交付14316台,持续夯实主流市场份额。
新品攻势也很凌厉:刚刚上市的B01瞄准年轻群体,有望助力后续月销突破5万辆;超25万用户选择的C11也于本月焕新,叠加此前的爆款势能,零跑的增长曲线仍将强劲向上。
渠道扩张则让这份“价值”触达更多用户。全球1500家门店的规模位居新势力阵营前列,德国市场拿下经销商满意度第一,100个服务网点致力于让“中国智造”在欧洲街头不缺“家门口的保障”。这种“技术+渠道”的双轮驱动,让零跑不仅在国内登顶,更在海外市场交出1.72万辆出口成绩单。
浙江车企:
站在浪潮尖的挑战与机遇
零跑与吉利的崛起和腾飞,绝非偶然。浙江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像“毛细血管”般滋养着企业——从杭州的智能驾驶算法公司,到宁波的电池材料供应商,再到台州的零部件集群,形成了“3小时研发圈”和“1小时供应链”。
站在2025年的中场,两家企业也面临着各自的“成长考题”。吉利需要在“规模与高端”间找到平衡;零跑则要破解“性价比与品牌力”的悖论。
但无论挑战如何,这两家浙江车企已经证明:在汽车产业的大变革中,要么像吉利一样把“整合力”变成护城河,要么像零跑一样用“技术力”闯出新天地。当浙江的产业链优势、创新基因与企业的战略定力相融,有理由期待,这片土地上正生长着改写全球汽车格局的中国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