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热点 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 全力竞进,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 全力竞进,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作为嵊州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作为嵊州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十四五”收官之际,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经济指标稳中攀升、优势产业加快集聚,交出了一张亮眼答卷——重点企业项目点亮新的“科技树”,传统产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解锁新起点,迈向新市场;厚植创新驱动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起势,为嵊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深入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城市科技感、时尚感满满,百姓安居乐业……

  “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仍是核心主题,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将竞逐创新、勇于突破,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富乐嵊州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坚持内育外引

  绿色产业成顶流

  走进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专用厂房,可以看到蚕宝宝住在智能化“宿舍”里,营养饲料在生产线上自动蒸煮、冷却,一旁不时有智能机器人路过,整个厂房充满现代科技感。

  通过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企业里每天都有瀑布般的鲜茧从流水线上滚落,年产最高可达4万吨。未来,该企业三期项目还将开展蚕丝蛋白相关应用的研究,该新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环保涂料、食品保鲜、现代纺织、医美保健等领域。

  这是积极求变的五年。

  从主营领带服装的传统企业,走向集约化、数字化、规模化的现代领军企业,励志的“巴贝故事”,既是坚韧专注、创新合作等新时代嵊商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十四五”时期,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坚持“两山”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现代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的缩影。

  “在产业高端化上下功夫,纵深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在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兵看来,绿色发展始终是开发区的“主旋律”,五年来,开发区除了鼓励传统产业加大科研力度,通过数字赋能加快绿色改造,还在培育和招引项目的过程中抢抓新赛道,聚焦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如贝达药业(嵊州)有限公司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将开拓高端生物医药新市场。

  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还新成立企业综合党委,坚持“红色引擎绿色发展”的品牌理念,统筹落实新兴领域党建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开发区党建工作质效,引领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足的绿色产业项目在嵊州扎根生长,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支柱,还打响了知名度,成为剡溪两岸的新晋“顶流”。

  今年4月,比亚迪美洲商务大会系列活动在嵊州举行,数百名外国客商结伴而来,在越乡参与高端商务活动,还在美丽乡村的公路上试驾新车,体验特色民俗文化,为嵊州带来了一波泼天“流量”。

  “十四五”期间,比亚迪在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连续投建重点产业项目,其中,总投资达130亿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是其在浙江单体投资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项目。

  去年,嵊州还与比亚迪签署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当下,比亚迪占地分别近千亩的二期、三期项目预计在今年底投产,还有集测试、展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华东区域汽车文化体验中心也在火热建设中。

  强平台优服务

  城市能级再登高

  嵊州是全省首批“四港”联动交通强国试点县市,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位于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十字”中心节点,区位优势明显。

  “十四五”时期,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布局“6+X”产业集群,越来越多的重点产业项目在这里做大做强。“龙头”引领之下,带来了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产业链项目,促进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

  这是奋发登高的五年。

  据统计,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核心区域已有规上工业企业348家,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面起势,新材料、高端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还有空天信息、合成生物、未来医疗等未来产业正加紧布局。

  坚持项目为王、投资为要,开发区1—10月新增入库项目15个,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2亿元,同比增长42.1%,其中制造业投资51.1亿元,同比增长50.1%。

  可以看到,“十四五”期间,随着“富乐嵊州”建设的脚步不断前行,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正向着“千亿级智能制造区”的目标迈进,创业创新的沃土上飞来了更多“金凤凰”。

  今年以来,嵊州已成功争取“千项万亿”工程项目27个,其中开发区占了12个,包括绍兴弗迪年产15吉瓦时锂电池及配套项目、浙江海威年产240万件新能源汽车副项目、诺必达生物合成(原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将进一步优化提升嵊州的产业格局。

  “服务送上门,真的很暖心。”近日,浙江诺必达生物医药项目验收工作正在进行中,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通过容缺受理机制,为办事流程“瘦身”,有助于项目早日投产。

  五年来,面对企业对政策、空间、资金、人才等要素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开发区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为重点项目打开了“绿色通道”。

  年产2万吨功能性蛋白纤维(蚕茧)建设项目开工前,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经开集团等单位提前介入服务,倒排工期抢抓进度,保障施工单位能够顺利开工;开发区组建项目专班,推出个性化服务方案,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从签约、拿地、开工到通线仅用285天,成为比亚迪的标杆项目……园区服务领跑,企业办事“零跑”,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创建“零跑办”企业服务品牌,通过“代办员”制度,为企业提供覆盖招商、落地、开工、投产全生命周期的贴心代办服务。

  此外,除了开展政企沙龙等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高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开发区还创新实施“分期验收”“预验即试产”“验收即发证”审批机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助力企业早投产、早收益。

  在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已经成为服务企业的前沿“驿站”,该中心引入科创、人才、金融、法律等“8+1”服务模块,让企业享受到“一站式”的便利服务。

  产城人文融合

  未来新城正崛起

  产业筑基,城市聚人。在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城市建设与经济繁荣始终互相促进、交相辉映。

  这是开拓进取的五年。

  “十四五”时期,开发区始终坚持产城人文融合发展,通过有序布局交通、住宅、教育、医疗、娱乐、环境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态新城。如今,在“双核联动”的发展战略下,嵊州艇湖科技城与丽湖未来城的蓝图正徐徐展开,将共同推动城市的空间拓展与产业升级。

  未来医疗产业园已经全面结顶,将聚焦前沿医疗卫生领域,为城市带来更多健康活力;浙江省人民医院嵊州分院、镇海中学嵊州分校、未来工厂邻里中心、开发区创业创新产业园等一批基础配套项目拔地而起,为周边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保障;艇湖基础设施EPC项目11条道路、两座大桥建成通车,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作为嵊州城北门户,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的产业中心,艇湖科技城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正打造“科创产业高地”,通过“一心两轴两环三谷”的空间布局,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导入,还成功引进同济大学长三角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西安交大长三角新能源产教融合研究院,建立嵊州市丝素蛋白生物技术应用研究院,并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共建创新研究院,打造高层次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加盟嵊州。

  “城市现代时尚,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在这里工作生活很安心。”市民叶女士是一位新嵊州人,这五年来,她感受到嵊州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且通勤方便、生活舒适,令她幸福感满满。

  以产促富、以城聚富、以人创富。在这江南一隅,火热的创业创新氛围与安居乐业的和谐乐章正交织回响,共同迎接“十五五”的到来,谱写“富乐嵊州”建设新篇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新质生产力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xzicn.com/news/rd/2904.html
上一篇聚焦健康消费新需求!Quintus HPP超高压技术攻克植物基食品易变质难题,兼顾食品安全、品质与生产成本,成为行业升级新引擎
下一篇 返回列表
质龙

作者: 质龙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1688011@qq.com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5168801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00-22:30,节假日无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