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科技创新 加速布局智能汽车、具身智能、生命健康新赛道 乌镇数字经济乘风起势

加速布局智能汽车、具身智能、生命健康新赛道 乌镇数字经济乘风起势

  将乌镇数据要素产业园写入《浙江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13家省直单位到乌镇开展“我为基层办实事”机关党建直通车活动……随着2025年…

  将乌镇数据要素产业园写入《浙江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13家省直单位到乌镇开展“我为基层办实事”机关党建直通车活动……随着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临近,关于乌镇一年来的发展变化备受关注。这一年来,得益于浙江省出台的《关于支持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乌镇的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乌镇规上工业产值今年预计达到140亿元、增长12%,明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发展后劲也十分强劲,1-9月,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6.5%。乌镇在全国千强镇排名430位,较2021年上升8位。

  “我们用好用活上级给与的各类支持政策,以110平方公里的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建设为牵引,力求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快人一步。”乌镇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接下来,乌镇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外争资源、内增活力,在智能汽车、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等新赛道上彰显新作为。

  深耕细作

  新兴产业迎来收获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种气氛在乌镇尤其浓厚,从数字化车间到现代化的产业园,无不诉说着小镇的产业革新。这个革新可以从一条数字经济黄金大道触摸到,它以“乌镇之光”和智算中心为起点,龙翔大道与乌镇大道交织而成,串起6大产业园,聚集了超100家创新企业、3家10亿级企业、2家中国科创独角兽百强企业,贡献了乌镇超50%的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走进乌镇的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的洁净车间,一个个扁平状的域控制器从自动化装配线下线。“域控制器相当于智能驾驶系统的指挥中枢,通过数据处理,控制车辆运行。”福瑞泰克政府关系总监陈昱说,公司每年投入超4亿元用于研发,在智能驾驶领域获得专利240余项,开发了毫米波雷达、智能摄像头、域控制器等智能驾驶产品,搭载到100多万台汽车上,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50%。

  落户乌镇十年间,福瑞泰克从二十余人小团队起步,逐步成长为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这是对乌镇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最好的诠释。无独有偶,浙江玻声电子的崛起同样令人瞩目。其研发的“智能温控座椅”,能在3分钟内将60℃的座椅降温至30℃,一年销售额达1.5亿元,产品直供知名车企。4年前,玻声电子由乌镇实验室引进落户,凭借自研的热电半导体控温技术,当年便拿下5000万元订单。目前,企业估值已达4.4亿元,成功跻身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行列。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今年以来,乌镇聚焦智能汽车、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以产业链为纽带,精准挖掘上下游原材料、辅料、零部件等配套环节的投资机会。通过整合政策、土地、服务等资源,乌镇正加速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产业集群效应,让落户企业在产业链中实现高效协同、互利共赢。今年签约落地项目21个。

  从今年3月28日开始接触,到5月基本谈妥、6月拿地、7月取得施工许可、11月主体竣工……南都电源·乌镇新能源锂电池制造基地项目落户后,项目推进速度频频刷新。作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龙头企业,南都电源落子乌镇,旨在将这里打造成民用锂电池产品的核心基地。该项目一期占地130亩,计划在明年3月投产,接下来二期建设将会启动,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百亿元产值。

  “没有政府保姆式服务的托底,项目不可能跑得这么快。”浙江南都电源执行总裁高秀炳说,得知他们的项目对场地地势有特殊要求,乌镇项目推进组紧急盘点土方资源,协调市域多个在建项目,以最快速度完成10万方土方填埋;面对施工便道出入口问题,仅用2天便拿出完善解决方案,这些更加坚定了他们投资乌镇的信心。

  千年古镇焕新出发。拥抱数字化浪潮,乌镇经历着一场华丽蜕变,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数字时代发展新范式。十年来,乌镇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从12家增长到如今的1200多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乌镇数字经济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从2014年的15.8%,提高到2024年的47.3%。

  创新型平台

  托举未来产业的明天

  近几年,随着乌镇的产业空间不断扩展,柔性电子材料产业园、海光生态产业园、微电子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型平台应势而起,有力托举智能汽车、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成为技术创新与人才集聚发展的沃土。

  在智能汽车领域,已有福瑞泰克、佑驾、测迅等30多家企业落户乌镇,构筑起全链条创新生态。今年8月18日,总投资近4亿元的桐乡乌镇佑驾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佑驾科技的母公司是深圳佑驾创新,其核心技术覆盖行车、泊车、座舱三大场景,量产规模稳居行业前列。此次落地的桐乡乌镇佑驾·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3.99亿元,投产后将为长三角智能汽车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乌镇基地是公司产能升级的战略一步,我们要在这里为长三角智能驾驶产业贡献核心力量。”佑驾创新董事长刘国清的话语中,满是对乌镇的认可与期待。

  会跑、会舞、能干活......作为未来产业的前沿领域,人形机器人发展势头强劲,而具身智能被视为“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落地方向。瞄准具身智能领域,乌镇已经集聚室内送餐、环境清洁、智能物流、建筑制造、外科手术等丰富应用场景的多个机器人研发生产项目,机器人矩阵效应明显。

  在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浙江普渡机器人有限公司年产2万套商用服务机器人建设项目进入投产阶段,生产商用清洁机器人以及餐饮配送机器人,全面达产后将新增工业产值约10亿元,歌锐科技年产100台智能微创诊疗装备建设项目也在加快推进。此外,总投资1.7亿元的年产2000台建筑工程机器人制造项目也慕名落地乌镇,项目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3亿元。

  以商引商,发挥招商“葡萄串效应”。深圳洪昕德立科技有限公司为普渡机器人乌镇项目加工底盘、机身、壳体等核心部件,去年上半年,在普渡机器人的引荐下,乌镇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一行前往深圳,与洪昕德立公司展开了深入交流。这次对接让乌镇捕捉到洪昕德立寻找新生产基地、扩大产能的需求。最终,经过普渡机器人牵线搭桥,洪昕德立选择逐步将全部生产基地迁移至乌镇。

  “这批机器人是发往欧洲的。”来到劢微机器人乌镇基地,负责人陈磊正忙着安排发运海外的机器人产品。车间内陈列着许多智慧物流产品:有能在零下25摄氏度冷库中稳定作业的低温版无人叉车,有起重高度达12米、轻松摘取高空货物的高举升机器人,还有专门负责重型搬运、负载能力可超5吨的机器人。

  在生命健康领域,墨卓生物的突破同样可圈可点。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上,墨卓生物凭借在单细胞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荣获“单细胞研究与转化产业基地”称号。作为一家以微流控芯片技术和自主创新基因检测为核心的企业,自2020年落地乌镇以来,墨卓生物深耕微流控技术赛道,推出了全球领先的高通量测序平台等,成功将微流控技术从实验室推向了产业化,并成为国产单细胞测序量最多的企业。

  随着一批前沿科技项目的落地生根,数据、人才加速集聚,乌镇正加速构建起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蓬勃发展的“产业丛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新质生产力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xzicn.com/news/kjcx/2892.html
上一篇工业场景供能需求升级!瑞典希恩CEJN全新SafetyReel G2软管与电缆系列卷盘,以长距离传输与安全性能突破,适配多领域高效作业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力龙5

作者: 力龙5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1688011@qq.com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5168801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00-22:30,节假日无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